30 June 2005

权力、腐败、制约

“权力趋于腐败,而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伟人几乎常常都是坏人。”(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Great men are almost always bad men.)

历史学家艾克顿勋爵(Lord Acton, 1834-1902)在1887年写给曼德尔•克莱顿(Mandell Creighton, 1843-1901)主教的信中,说出了上述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名言。在更早的1748年,启蒙思想的先驱人物孟德斯鸠(Baron Montesquieu, 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1689-1755)出版了《论法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Laws)一书。他在书中直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对于提倡“王道”,期待“明君”的人们,类似的说法是在否定人性的光明面。然而,历史却实实在在地向我们证明了,这些直指人性黑暗面、对权力抱持批判态度的说法,无异于世人的暮鼓晨钟。

笔者本身对领袖应该“修身齐家”的观点持肯定态度,但是若期望通过领袖自身的道德修养来确保他们正确地运用权力,达致“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目标,则不但是可望不可即,也是领袖不能承受之重担。

掌握权力者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公益和私利在他身上开展的拉锯战,掌握的权力越大,则双方拉锯的程度越激烈。人类满足私利的欲望,往往造成掌权者舍公益,取私利的结局。即使掌权者有着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整个庞大的公共权力机器,却不是个人的道德意志所能掌控得了的。

要解决权力所导致的腐败问题,建立监督与制约权力的有效机制是为最主要的方式。这一机制有下列几个要点:

一、 以宪政作为基础来设置权力的结构,以法治国。
二、 权力的分化及彼此间的互相监督与制约,以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为梗要。
三、 合法的权力委托方式,让权力拥有者(公民)得以定期选举被委托者(政府)并检验他们的“政绩”。
四、 开放的监督机制,如传媒和舆论对权力的制约。

以上四点属于原则性的纲要,监督与制约权力的具体方式则有不同的选择。例如,有的国家允许总统否决国会的提案,允许国会弹劾总统,通过这种权力有限度地互相介入来达到制衡的结果。此外,有的国家在大选之外,举行中期选举,让公民可以经由更多定期的“委托仪式”,更频密地评估被委托者的表现。

以理论纲要为指标,以各国实践方案为参考,让作为公民的我们共同思考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权力的方式,来消除破坏国家根基的腐败。依笔者之见,诸如此类建设性的思想,哪怕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也要比那些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举动,对国家带来更大的好处。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5年6月29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