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January 2006

道德的疑惑

一对男女在街上手牵手,和失信舞弊,何者是更严重的道德问题?答案毋庸置疑。要解决严重的道德问题,是不是应该主动地采取行动?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然而,看看最近的两宗事件,执法机构的应对方式,却和以上简单的认知相违背。

上诉庭法官哥巴斯里南于2006年1月12日,针对美特拉美案件发表的书面判词,质疑商人和部长勾结,舞弊失信,侵吞了纳税人的金钱。这样的判词,不只为美特拉美案作个了结,还牵扯出更大的案中案。

有别于许多流传于市井之间的蜚短流长,这一次对政商勾结的强烈指责,来自于上诉庭法官在庄严的法庭发表的白纸黑字判词,直教民间哗然。如此严重的指责,更加上事关国家声誉、政府公信力、人民利益,按照常理,执法当局必然会严阵以待、积极处理吧?

可是,身为国家首席检控官的总检察长说他没有权力调查有关的案中案,而必须由警方和反贪污局负责调查。问题是,若没有人投报,警方和反贪污局又能否主动地去调查这宗案中案呢?这案中案既关法律,也关道德,职责为维护社会法纪的各单位,以及打着道德旗号的机构,怎能坐视不理?难道就此任由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另一边厢,联邦直辖区宗教事务局却试图组织一支志愿队伍,来主动检举做出“有伤风化”举动的人士。虽然内阁指示该局解散那支刚成立的队伍,某家报章却报导该局打算违抗内阁的指示。无论如何,该局的公关人员否认那份报道。他还表示,有关的队伍既不是“窥探队”,也不是“道德警察”,更不会侵犯个人隐私,或发生志愿队伍滥权的现象。

让人费思量的是,若不是“窥探”,那要如何发现有人做出“有伤风化”的举动?难道是明目张胆地“监视”和“观察”?“观察”公众的行动,然后检举他们“不道德”的行为,那不叫“道德警察”叫什么?这种“观察”他人一举一动的做法,还构不成侵犯他人隐私的问题吗?经过正规培训的军警人员都会滥权,更何况是被赋予权力的志愿队伍?最重要的是,到底这支队伍要解决和可以解决什么社会问题,又会引发什么问题?

如果我们容不下眼前飘过的一粒小沙子,为何却可以对悬在头上的千钧巨岩无动于衷?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6年1月25日

18 January 2006

寻找问题的根源

日前看到一份由多媒体发展机构整理的数据。数据显示了2005年,我国资讯与通讯工艺领域所录用的员工和尚未填补的空缺数目。调查的对象是1163家拥有多媒体超级走廊地位公司的其中810家,760家公司提供了资料。整体而言,这些公司于2005年总共录用了7128名员工,尚未填补的空缺有2051个,占所需员工总数的22.3%。

另一边厢,根据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拿督阿都拉曼去年7月在国会下议院公布的数据则显示,从2001年11月25日至2004年2月29日,共有4720名资讯工艺系的大专毕业生,参加了由人力资源部开办的大专毕业生再培训计划。稍加计算,这段期间参加再培训计划的资讯工艺系毕业生平均为每年2100人,与上述空缺的数目相若。

两份数据两相比较,我们不禁会问:“既然相关领域有足够的毕业生,为何填补不了那些空缺?”一个很直接的答案会是:“本地大专毕业生的素质不符合市场的需求。”这样的答案需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即:参加再培训计划的都是本地大专毕业生。

笔者没有资料来证明这一个前提的真伪。不过,假设它是正确的,那我们还得问:如果参加再培训计划证明了本地大专毕业生的素质不符合市场的需求,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素质欠佳呢?如果说是本地大专的课程出了问题,那些参加再培训计划的学生的同学为何又可以找到工作?会不会有更复杂的结构性因素来解释这样的现象呢?

看一看有关当局提到再培训计划的课程时,往往强调掌握英语和沟通技巧,是不是说学生们缺乏的是属于基础的“软技能”(soft skills)呢?这些基础应该是在中小学阶段就打好的吧?那是不是说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出了问题?可是,看着中小学阶段的各项政府考试,及格率年年上升,优秀生人数年年增加,那是不是说考试没有反映出学子的真实“素质”呢?

至于说本地大专的课程和市场需求有没有落差,来自雇主的反馈就十分重要。以上述被录用的7128名员工为例,有多少是本地大专毕业生?多少是海外大专毕业生?雇主对他们的评价如何?

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指出,问题当前,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充分掌握事实,以求探索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否则,若不是病急乱投医,就是治标不治本。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6年1月18日

11 January 2006

首相的宣传短片

新年伊始,英国首相署的网站上出现了一部短片。短片里,首相布莱尔以平易近人的形象,诉说担任首相的挑战和重担。无可否认,这部短片带有替布莱尔塑造亲民形象的目的,但是短片的出现本身和其内容,不无值得让人思考之处。

一、去年5月,布莱尔第三度领导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并组织新政府,过后却连续遭遇打击和挫折,包括伦敦恐怖袭击、内政大臣布伦基特因丑闻辞职、政府放弃新反恐法议案中允许扣押可疑人物90天的关键条款、与欧盟因财政预算回扣而产生的政治危机,以及伊战问题。

这些打击与挫折无异于动摇布莱尔的领导威信,这部短片因此可视为布莱尔通过改善形象来化解压力的方法。有趣的是,这部短片是以网络为媒介,而不是印刷媒体或电台和电视。再加上短片的格调轻松、明快,看来宣传的对象应该是年轻一代的选民。在政治氛围相对守旧的英国而言,这样的尝试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不能忽略的是,这样的短片、这样的传播方式,显示了现代政治日益看重宣传与包装。

二、布莱尔在短片中提到,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记录下来,然后任由人们非常仔细地解读。一旦所说的和事实有出入,他将陷入麻烦之中,而他坦承自己曾几次犯上这样的错误。这时候,要么人们以非他本意的角度诠释他的话,要么他就得纡尊降贵地承认自己说错了。他进一步补充,当他聆听(内阁成员)汇报的时候,他要的就是事实,以便能很好地制定政策,和回答各种难题。因此,对课题的研究十分重要。

由此可见,政治人物说错话并非少有之事。重点就在于,对事实的仔细研究和数据的充分掌握,是避免说错话的重要基础;发言的时候,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大众在关注甚至记录自己的话,因此小心翼翼地发言,那是避免说错话的重要涵养。一旦错误已经出口,诚恳地道歉,为自己所说的话展现承担责任的勇气。

短片的最后,布莱尔表示自己的工作繁重,工作时间冗长,但是当看到“因为我或我们的作为,或决定,解决了问题,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而那是极大的荣耀。”

强调为民服务的人士,不必抱怨工作繁重。为人民、社会、国家解决了问题,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回报。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6年1月11日

04 January 2006

终结与延续

远处传来烟火在空中绽放的声响,青年男女在街道上欢声呼喊“新年快乐”。接近摄氏零度的气温,阻挡不了人们迎接新年的热情。是的,我们告别了2005年,迎来2006年。

世界各地的人们,用或传统、或现代的形式,庆祝新年的来临。不论庆祝仪式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人们心中的期盼大都脱离不了“终结苦难,延续幸福。”所有的庆祝仪式,也都使用各种象征来表达这样的期望。

人们用有形的仪式来表达无形的情感,而各种各样的仪式又何尝不是人们在面对未知的一年时,祈求心灵安定的方式?传统的庆祝仪式五花八门,例如西班牙人在除夕12点的钟声响起的那一刻,按钟声吃下12颗葡萄,象征着新年的每一个月都平安如意。

墨西哥的农村人在村边挖一个深坑,清除了家里的垃圾破烂后,把它们扔进深坑里,于除夕的午夜,村人一起将深坑填平,象征去旧迎新。现代的庆祝仪式则少不了街头音乐会、演唱、舞会、新年倒数和燃放烟火,用欢乐和璀璨迎接新一年的开始。

有趣的是,似乎没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吃了12 颗葡萄的西班牙人是不是比没吃葡萄的人在新的一年里更幸运?只吃6颗葡萄的人,是不是只有6个月的幸运期?埋了家里一切垃圾破烂的墨西哥人是不是在新的一年里就不再沾染晦气?燃放了较多烟火的城市是不是就比烟火燃放得较少的城市在新的一年里更繁华?

其实,“新年”的意义是人类所赋予的。按照不同的历法,就有不同的“新年”。1月1日这一天是现行国际通行的格里历新年,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的角度视之,1月1日和其他日子并没有什么差别。然而,因为格里历的普遍性,加上西方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强势,世界各地有越来越多的人庆祝格里历新年。我们不难发现,新年的意义,更多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行为。

“年”作为一种时间的标记,是绝大部分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元素。庆祝新年自有其心理上去旧迎新、拥抱期望的作用。不过,庆祝新年的欢乐不会延续一整年;旧一年的林林种种,也不会因为新年的庆典而终结。时间是一分一秒地延续,我们要过的是这每一分每一秒,不只是踏入新年的那一刻。

改变生活的不是庆典,而是生活本身。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6年1月4日

01 January 2006

内维斯峰


世界静止了,白云都不想漂浮了,我俩也在刹那间融入这静止的世界。

格拉斯哥之冬


伫立、眺望,不想忘了那一片天地。

格拉斯哥之秋


一旦色彩褪尽,只留下几许萧瑟,和隐隐的悲戚。

格拉斯哥之夏


万里之外,是否翠绿如斯?

格拉斯哥之春


春晚日落,心向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