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August 2008

《来时路、往前途》——为全辩11纪念特刊而写

二十年是一个人从婴儿变成儿童,然后经过少年阶段到成为青年的时间。二十年对于全国大专辩论会(全辩)又意味着什么呢?

1988年的第一届赛会,八支参赛队伍来自西马的七所大专学府;如今2008年的第十一届赛会,参赛的队伍不但增加至二十支,来自东马的大专学府也已是第二次参与其盛。二十年,全辩更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国的赛事。

除了扩大规模,全辩也在2003年的第九届赛会上推出新赛制。新赛制意味着全辩的求新求变。因为意识到旧的不足,所以要求新;因为意识到旧的一套已遇到瓶颈,所以要求变。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全辩要延续就必须要推陈出新。二十年,见证了全辩在革新中的发展。

1995年的第五届赛会,全辩首次走出马大校园,在新山、关丹和槟城举行了三场初赛。2003年开始,全辩更把辩论比赛带到购物商场。此外,从电台到电视台转播的赛事,以及如今国内蓬勃发展的辩论赛会,我们不难发觉辩论比赛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活动。二十年,全辩让辩论比赛普及化。

欣喜于全辩二十年来的成长之余,我们也不得不去探讨,大众对全辩的重视程度有没有跟着提高?过去,报章给予全辩不小篇幅的报道,赛后针对比赛和辩题的讨论也相当热烈。如今,报章上关于全辩的新闻,除了比赛的成绩,就是开幕或闭幕嘉宾的致辞。至于参赛队伍对辩题的分析和立论,往往只是轻描淡写。

是辩论比赛普及化而导致大众对辩论比赛的热情减退了吗?是参赛队伍不能提出启发观众的言论吗?还是辩论员不再展示打动人心的智慧火花?这或许是主办当局、参赛队伍、以及观众和媒体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主办当局肯定要致力于赛前的宣传和造势,并且确保比赛得以顺利地举行和圆满地落幕。参赛队伍肯定要在赛前充分地准备以便在赛场上有最优秀的表现。然而,大家似乎忽略了,赛后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辩论员固然可以从备战的过程中获益匪浅,然而场上有限的时间往往不足以深入探讨一个课题。若辩论员能在赛后把对某个课题的分析整理成文章,和更广大的群众分享、讨论,展示辩论员的思考水平,这将有助于扫除人们对辩论员“只要三寸之舌不烂就能辩”的负面印象。

同样的,主办当局若能在赛后针对某些课题继续探讨,或把几场精彩的比赛整理、分析并报道,让辩论比赛产生的智慧为社会带来一些影响,则能让全辩超越纯粹是一场赛会的意义。

辩论比赛越发展下来,它所扮演的角色越局限在爱好者的小圈子中。如何让它再像过去那般受到大众的关注,并且为社会带来更直接的意义,是参与其中者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全辩11献词

首先恭贺马大华文学会成功举办第11届全国大专辩论会(全辩),同时也要感谢筹委会的努力、各参赛大专的配合,以及马大校方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使这项赛会得以顺利地举行。

今年,全辩步入了第20个年头。这20年来,数以百计的大专生参加了11届的赛会。翻看全辩的档案,不难发觉当年的一些参赛者,如今已成为国内各领域的翘楚。他们或锋芒毕露,或默默耕耘。全辩或许是他们大专生涯中的一段小插曲,但我想它是一串美丽的音符。主办当局不妨让这些前辩手现身说法,来一个“温故知新”。

20年来,大专辩论比赛逐渐走向普及。从过往数年一次的精英式活动,到如今一年数次的大型赛会。辩论比赛的普及,让普罗大众有了更多接触辩论比赛的机会。虽然说辩论比赛带有表演的性质,但我希望辩论比赛普及化的影响,不是停留在它“表演”的层次上,而是突出它的“教育”功能。

本届国会开会期间,电视台会转播半小时的问答环节。前些时候,电视台也直播朝野领袖的辩论。这显示了我们社会的信息传播模式,已开始从单向的灌输走向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互动。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信息互动中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而作为参与者不得不具备某些基本的能力。辩论比赛正好可以为我们提供训练这些能力的机会。

若我们是直接参与信息互动过程的一方,辩论比赛可以让我们了解,怎样去分析课题、收集资料、综合观点、提出意见、呈现论点、聆听异议、批判谬误、捍卫立场。若我们是旁观信息互动过程的一方,辩论比赛则可以让我们学会,怎样在繁复的发言中,在漫天飞舞的言论和数据里,抓住重点、认清矛盾、质疑谬论、接纳道理、辨别是非。

在辩论比赛日益普及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避免让辩论比赛沦为纯粹的“娱乐活动”。只有当辩论比赛发挥了它在思想和语言上的“力”与“美”,为社会带来更宽的思考角度、更深的思考内涵及更广的思考空间,那么辩论比赛才有继续办下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