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April 2007

就是这样和不只是这样

“就是这样的啰!”我们的身旁不乏以这一句话来回应各种现象的人。官员违规建豪宅,钱从哪里来?如何惩处?不了了之后——“就是这样的啰!”部门耗费巨款“欢送”即将退休的主管,调查结果(如有)怎样?不了了之后——“就是这样的啰!”启用不久的堂皇大厦,因水管爆裂而瞬间瘫痪。谁该负责?调查尚未完成,后果却已可见——“就是这样的啰!”

“就是这样的啰!”到底是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宿命心态(美其名为随遇而安),还是社会习惯的沉淀(习以为常的冷漠)?不论何者是答案,或两者皆是答案,抑或两者皆非答案,“就是这样的啰!”隐含了“我又能做什么?”的无奈。然而,分析这两个句子,是感叹句在前,问句在后,还是问句先于感叹句,又有可大可小的差别。

问句先行,感叹句跟进,那是哀莫大于心死的无奈。反之,那是山穷水复疑无路下的探索。对于既得利益者来说,前者是维护私利的最佳状况,后者是对自身私利的潜在威胁。如何建构前者的状况,再把后者导向前者,是一门不小的政治学问。

要建构前者,第一个任务就是让人民以为(最好是深信),他们不能做什么。所以,大道收费要涨,要么是使用者自己直接付费,要么是官家帮你把上缴的税交给大道公司。说是官家赔偿大道公司,所不同者实则是人民直接或间接承担过路费而已。示威也好,要求公开合约也罢,若非大道公司点头,或官家慷人民之慨,否则一切“势在必行”。

否定了“我又能做什么?”,让一部分人相信了“就是这样的啰!”,还得对一些比较冥顽的分子采取第二个任务。既然这些人认为可以“做些什么”,就让他们相信“只有我可以帮你做些什么”。所以,小至沟渠阻塞、街灯不亮、道路不平,大至学额不足、信仰冲突、分配不公,都得由我包办,才有望解决问题。

这种让你以为自己什么也做不了的策略,可以叫“矮化”,也可以叫“边缘化”。即使把你收编进来,相对于强势的中心,个人的无能为力不过是“边缘化”的再次印证。集中力量的呼吁,在无能为力的事实衬托下,益发显得苍白。

习惯于“就是这样”的危险之处,还在于没人可以确保一切“就只是这样”。“就是这样”在习惯和时间的培养下,往往会长成“不只是这样”。就拿贿赂来说,有人认为行贿是获得便利的捷径,尤其是面对庞大臃肿的国家机器的时候。可是,行贿的人常忽视的危机却是,贿赂会使臃肿的国家机器更难推动。

如果说贿赂是糖果,索贿者是蚂蚁,掏出糖果的行贿者,能否阻挡其他闻到糖果味道的蚂蚁,也来分一杯羹?要用多少的糖果,才能满足无尽蚂蚁的胃口?况且,一旦养出了蚂蚁的胃口,谁还能保证蚂蚁不会主动附上身来索取糖果?

可以“就是这样”的冷漠,因为“就是这样”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可是,接受“就是这样”的同时,也是传达可能可以接受“不只是这样”的讯息。既得利益者就是这样地利用“就是这样”来消磨外在的抵抗,就是这样地利用“不只是这样”来扩大他们的地盘。历史的吊诡却是,最后破坏这个结构的,不只是外来的力量,更来自结构自身的反噬。

对抗“就是这样”的药方,在于赋权(empowerment)的概念,既让个人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不论是社会学上的、政治学上的、经济学上的,还是心灵层次上的赋权,其要义是让个人拥有能力和机会,把消极的“就是这样”,转化为积极的“不能只是这样”,然后落实成“更好的那样”。

原载《南洋商报•时潮版》2007年4月22日 (题目为《不能只是这样!》)

08 April 2007

怕什么?

大约40年前,互联网的技术刚刚萌芽,还属于美国国防部的机密研究计划。开始时,它称为前沿研究项目署网络(ARPANET),用户仅限于国防部和数所大学。到了1983年,属于国防的网络分离了出来。这不只意味着 “机密”的封条解除了,也象征着现代意义的“互联网”即将诞生,而且它很快会开启那一扇改变世界的大门。

从学术机构开始,互联网逐渐向其他领域蔓延。这个原本只是“小圈子”里的高技术玩意儿,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已经完全向公众开放。万维网和网页浏览器的出现,更使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内容以几何级增长。

如今,互联网的功用可说是无远弗届。政治、教育、贸易、运输、旅游、金融、宣传、行销、零售、医疗、娱乐、游戏、媒体、研究、管理、通讯、文化、宗教、出版、工程、科技……说没有互联网不能介入的领域也不为过。更准确地说,互联网不只是在既有的领域内发挥作用,它还不断地改变既有的作业方式,同时也不断地创造新的领域。当下火红的部落格就是一例。

部落格是属于Web 2.0(第二代万维网)的一环。Web 2.0不是一项技术的标准,它所代表的是,在各种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开发网络的功能,并且发掘新的可能。Web 2.0的特性包括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和充分参与、以网络为平台整合分散的内容和各种轻量级的服务与功能、资讯为核心。

互联网开放予公众不到20年,却给世界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一日千里,已让许多人应接不暇。即使不去直接面对科技,也避不开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变革。变革之中,传统的观念不断被冲击、一贯的作风一再被挑战,该怎么应对呢?

或许是社会变革的速度太快了,快得让许多人无从应对。于是,有人期望借助权力,对互联网施加管制,特别是针对网上不利于己或自己不喜欢的信息。管制互联网,行吗?让我们把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的名句稍加修改——“你可以一时管制整个互联网,也可以永远管制某部分的互联网,但是你不可能永远管制整个互联网。”不过,句子里的两个逗号被问号取代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大了,所能够思考的,就剩下管制的定义了。

管制不了怎么办?那就抹黑吧——“部落客都是骗子!”“ 互联网不受管制,所以网上的言论不可信!”“网上发言的人,都是‘打了逃’的匿名者!”类似的说辞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出于对互联网的害怕:因无知、误解、愤恨或猜忌而产生的怕。然而,我们应该害怕吗?我们可以害怕吗?

国家的政策早在10多年前已经向互联网张开双手,到了今天却还有许多政策的主事者不敢拥抱互联网,那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互联网上无可否认存在危机,但是若不能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与趋势中正视它所带来的契机,我们还要用多少个10年才能弥补过去10年中所流失的机会?

我们发展信息与通讯技术,只看到技术而不见信息与通讯。信息在于自由开放,通讯在于平等互动,是属于社会层面的内涵。Web 2.0的出现与发展,正是互联网从强调技术性转向注重社会性的体现。网络与社会从两个不同空间的世界渐渐结合成一个世界,网络即生活的生态逐渐成型。我们越是抗拒这股潮流,越是会被潮流吞没。

我们应该怎么做?好好地认识这股潮流呗!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同流合污,而是看清波澜的变化和去向,好让我们能够借着潮流的动力,驾驭扁舟,往目的地而去。

原载《南洋商报•时潮版》2007年4月8日 (题目为《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