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行榜(五)
(丙)争议(下)
2004年,《泰晤士高教增刊》提出另一份排行榜的时候,同时刊登了编辑约翰•奥李利(John O’Leary)的报告。报告除了质疑上海交通大学的评估标准,还特别摘录并突出显示奥李利的一段话:“虽然占据了首10名中的7个位置,但是美国的大学并不如许多人所预测那样具有主导性。”把目光放到首20名,就可以发现美国大学的位置剩下11个,比上海交通大学的排行榜少了6个。整个排行榜也致力于突显国际化的格局。
除此之外,以《自然》和《科学》等权威性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为指标是为了减少争议。可是,过于强调所谓的权威杂志,是否是崇尚“名牌”的表现?这会不会抑制学术刊物的良性竞争和发展呢?
当排行榜本身变成了一种权威,人们就开始担心大学的管理层或负责高等教育的机构,会否把排行榜作为指引大学发展的方向标?大学当局会不会为了改善排名,而把过多的资源投入于与教育本质不相关的领域,甚至关闭“导致”大学排名不佳的科系?如果排行榜成了大学发展方向的第一指引,那对于高等教育的意义、内涵和前途会起着怎样的影响?到底排行榜上亮丽的数字,是为了什么而来和怎么得来?
排行榜对于学生和家长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大学,往往被学生和家长视为全方位的卓越大学,从而忽略了仔细研究各项评估标准的重要性,忘了应该关注科系的素质多于大学的整体排名。试问,以医、理、工科为导向的排行榜,对有志于表演艺术的学生而言,有何参考价值?延伸开去,雇主以至于社会人士也会根据排名来泛泛地为大学的各个方面贴上优劣的标签。
针对大学排行榜最值得思考的争议,应该还是:到底一所大学的素质是否可以用统计学的方式来量化?例如,师生比率通常被用来衡量大学的教学素质。从理论上而言,较小的师生比率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向老师请教,老师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然而,不把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和热忱考量在内,就无法准确衡量教学素质。问题是,教学能力和热忱如何准确地量化?
许多人对大学排行榜趋之若鹜,对它有所保留的人所发出的异议因而显得十分微弱。这些声音虽然微弱,却值得我们正视。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5年12月10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