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December 2005

大学排行榜(六)

(丁)态度

既然大学排行榜的问题和争议剪不断,理还乱,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下结论说大学排行榜一无是处了呢?那也不尽然,关键是在于我们本身的态度。

给大学座次排序就好像让学生通过考试来论排名一样。当我们一方面在抨击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自己看待大学排行榜的态度,是否和我们自己抨击的对象类似呢?如果大学为了在排行榜中力争上游而一味迎合评分标准,忽略了有关标准的意义,那和学生靠死记活背来应付考试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看排行榜只看名次,忘了仔细检讨自己在每个评分标准的表现,那和以名次论好坏的家长也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收集与分析数据方式,大学的排名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就以爱丁堡大学来说,在英国国内不同的排行榜上,它的排名也有相当大的落差。以2002年为例,《泰晤士报》给它第14名,《每日电讯》却把它排在第42位。只看名次的话,把这两份排行榜一起摊开来,岂不是让我们无所适从?

一份排行榜的价值,除了大学的名次,更重要的是每一项评分标准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例如,为何我们在研究项目的得分偏低?如何提高我们在这一项目的表现?增加国际学生或许可以改善我们的排名,但那是大学主要的任务吗?如果要增加国际学生的话,那我们要的是怎样的国际学生?

综合性的大学排名有其不可避免的技术缺陷,比较理想的排名应该是针对专业而非学校整体,并且根据教学、研究、师资、收生、经费、管理、设施等方面进行专门的评估。评估项目应该具体,尤其应该考虑到评估的项目是否可以量化、评比,并且需要明确指出评估的局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更应该符合学术研究的规格,从而提高排行榜的准确性。

我们除了要求计算排名的方法不断地改善之外,也应该朝向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前进。进行排名的机构应该客观、中立;选择参与排名的大学也应该提供真实、全面的资料。如此,排行榜的可信度才得以确立。

我们无需把排行榜照单全收,因为那只是一个参照的系统。我们也不应对排行榜全盘否定,因为那毕竟是让我们检视自己的一面镜子。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5年12月14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