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August 2005

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挫折与省思

今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槟城和马六甲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World Heritage List)的审核延后一年,因为申请计划书中没有说明一旦这两座城市列入名录之后,州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和维修相关的古迹。且不管申请的结果如何,这件事却值得让我们去认真思考城市发展的一些问题。

一座城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它的价值受到认可。可是这样的认可又意味着什么呢?不少人会以名和利的角度来衡量这一认可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当上述的申请经过多年的努力尚未过关,已有人抱怨槟城为了保存古迹而导致它的发展停滞不前。

这里头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城市的发展?大兴土木建商场、大楼?开山伐林筑大道、房屋?总之,在发展的洪流之中,一切旧的、小的都得让路给新的、大的。即使在保存古迹的名义下,也要让古迹披上鲜艳但和它的历史意义极不协调的新装。

于是,我们看到,市区里那些两三层的老旧楼房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数十层高的新颖大厦,原本只能容纳二三十人的空间,一下子聚集了数百人。人口的密度增加了,原本的设施如交通无法负荷了,结果只好继续拆旧立新,进行着这一种“发展”的循环。城市的历史,逐渐被这股发展之流洗刷得不留痕迹。哪怕是历史以千百年计的城市,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

《世界遗产名录》的设立,就是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声明,所谓的遗产具有普世的价值,为全人类所共同拥有,应该加以鉴定和保护,并传之予后代。那么,保护古迹代表着不要有“新”的建设吗?笔者认为,关键不在于新和旧之间的选择,而在于在如何妥善地规划各项拆除、保留、维修和建设的工作。

以巴黎这座历史古城为例,古旧的老城区被保存了下来,新城区在老城区的外围扩展开去,高楼大厦集中在新城区的一隅。新的建设还把城市的整体景观考量在内,讲究的是新的建设如何和旧的建筑保持协调的整体美感。此外,老城区建筑物的维修极受重视,即使维修的成本高于重建,抑或是重建的经济效益高于维修。在这样的城市,历史古迹和现代建筑是和谐并存的。

这和我们惯见的在市区争取每一寸土地,不断地拆除老旧建筑物,然后密集地建筑高楼的发展模式大相径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代表着不同的思维和价值取向。在槟城和马六甲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却面对挫折的当儿,我们不妨好好地省思发展的内涵和意义,想一想我们的发展之路将何去何从。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5年8月3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