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报道?如何处理?
笔者上周到爱丁堡国际书展聆听了一场题为《为青少年书写》的讲座。主讲者是一位作家,她的主要作品是儿童故事和青少年小说。她在讲座上提出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值得大家一起思考。她问:“小说里‘负面’的内容,会不会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为?”
主讲者认为,由于读者是以阅读“故事”的心理准备来看待那些“负面”的内容,因此除了少部分的读者,那些内容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不大;反而是大众传媒处理新闻的手法,对读者的戕害更大。她举例,她在一本随报附送的杂志里读到一篇有关柬埔寨雏妓的报道,正要有一些思考,翻到下一页,却是一篇教读者如何穿着打扮的轻松文章。
是的,为什么媒体要报道一些比较严肃、比较有深度的课题?当这些需要让读者在读了或看了之后沉淀、思考的课题,和轻松、消遣性质较强的课题并列,用相似的手法处理,那是在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呢?如果处理社会新闻的方式和处理娱乐新闻的方式一样,那是意味着社会娱乐化,还是娱乐社会化?偏偏这样的现象却日益普遍。
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快速、资讯过多、电子媒体普及,这些因素改变了人们接受资讯的方式。以在电子媒体如互联网上的阅读为例,是以先扫视,后浏览的方式为主。如何吸引扫视的读者进入网站或网页浏览,然后再吸引浏览的读者停驻下来阅读,是网站建设和网页设计里不可忽视的学问。
如此的阅读方式也影响了印刷媒体的发展。小开版的报章除了便于携带和占用更少阅读空间的考量,同时是为了让读者能更快地扫视整版的内容,然后选择吸引自己的文章或报道。彩色印刷、图文并茂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读者的视觉“享受”。这些做法无可厚非,并且可以是竞争、改良和精益求精的结果。可是,满足读者的感官享受是“求好”的重点吗?
早在1958年,伦敦的报章《星期六评论》就已经批评报界对“性和犯罪过于感兴趣”,对社会造成“教唆纵容”的作用。当然,到底是先有各种社会问题,媒体才报导,还是媒体的报导促使那些社会问题恶化,本来就是不容易回答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笔者所纳闷的是本文题目所列出的两个疑问:媒体报导某一个新闻或课题的目的是什么?媒体又如何处理那些报道?
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报章的新闻趋于使用夸大和耸动的标题来“吸引”读者,加上或许是考虑到读者很忙碌,没有时间“深思”,新闻的内容也用轻松、通俗的手法和文字来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是为了吸引读者关注并思考某个课题或某个事件,还是纯粹为了吸引读者?
没错,新闻工作者的确不应该在报导新闻时任意加入自己的意见和价值判断,但是新闻的处理方式本身就无可避免地间接向读者传达一些讯息。如果所有的新闻处里方式都是以“轻松”、“容易消化”、“不用深入思考”为取向,那么读者会不会把一切课题当作娱乐课题来看待?这种“新闻泛娱乐化”的现象,不得不令人担心。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5年8月31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