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August 2006

部落思维

因为部落格,部落这个词汇变得充满时代的色彩。可是,若我们说某个人充满部落的思维,估计那个人脸上不会有什么光彩。尤其是生活在网际网络已经进入Web 2.0的时代,若拥有的不是部落格思维,而是部落思维,那是多么的落伍。

部落一般上由几个氏族组成,不同的部落可能合并成更大的部落,以至于形成民族。不管是小部落还是大部落或是民族,都需要以一套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来维系,哪怕那只是一种靠想象出来的共同特性所维系的共同体。

部落之间既存在整合的可能,也有竞争和冲突的机会。部落的内部也有凝聚和分裂的力量在拉锯。为了凝聚内部的力量,防止分裂,异议会被压抑;为了与其他部落竞争,彼此间的差异会被扩大,更严重的情况是以部落间的对抗来确立本身部落存在的意义。

对我们而言,这种以部落为本位的思考方式并不陌生。槟州巫青团再次挑起州首席部长应该采用轮任制的课题,显示了部落思维依然在某些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以“捍卫马来社会的命运”和“贯彻权力共享的精神”作为轮任制的基础,更是一种必需加以批判的论调。

首先,为何“贯彻权力共享的精神” 只限于槟州首席部长的职位?难道为了显示权力共享,各州的首席部长、州务大臣,还有联邦的部长以至于首相,都得实行轮任制吗?若轮任只是为了让几个掌权者排排座、吃果果 (权力之果),而不是为了人民的福祉,那么所谓的权力分享能为国家带来什么好处?到底领袖的职责是服务人民,还是让少数人享受权力?这是给提出轮任制者的第一个批判。

其次,为何“捍卫马来社会的命运”就必须通过轮任制来选出一名马来裔的首席部长?若现任的首席部长没有公平地照顾全州人民,那是施政不公的问题。解决方法在于政策,不在于领导人的肤色。若领导人的肤色会决定政策,那么换上另一个民族的人来担任首席部长,不过是重演朝三暮四的故事。其实,我们要的是全民的领袖,不是只会偏帮某个族群的领袖。这是给提出轮任制者的第二个批判。

部落思维,是我国无法走出种族主义枷锁的一个因素,更是我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前进的重担。只有部落思维的人,如果换不了脑袋,不如闭上嘴巴。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6年8月16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