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May 2006

敏感的标签

近来,国内又发生了一宗因广告而引发的“敏感”争议。接二连三的类似事件,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一片国土上,果真是处处“地雷”,稍一不慎,就会被炸得遍体鳞伤。

遗憾的是,当“敏感”的大旗一祭出,许多人就乱了方寸,许多事就要被封锁在警戒线之后,许多议论就要被消解于无形。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是,“敏感”的指标是什么?

一项课题符合了哪些指标的情况之下,才被归类为“敏感”?追溯上去,是谁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之下,定下了那些“敏感”的指标?“敏感”的“有效期”是一时、一世,抑或是永不过时?

如果“敏感”是地雷,我们要做的,究竟是要数十年如一日,无时无刻、战战兢兢地左闪右避,以免踩到地雷,还是诚诚恳恳、认认真真地清除妨碍我们前进的地雷?更甚的是,某些人还不断宣扬我们的周围处处是地雷,即使所谓的地雷只存在于他们宣扬的世界之中。另一些人则在有意无意之间,在地雷之上堆积尘土枯叶,导致地雷更难于清除。

广告里的人物,总会有一定的角色,每一个人物也会有一定的特征和背景。我们不会因为某个广告中的人物的好言善行,推而广之地把这个人物的优点,普遍施加于拥有同样特征和背景的人士身上;我们也不必因为某个角色的缺点,而以偏概全地以一支竹竿打翻所有同样特征和背景的人。

既然我们相信树大有枯枝,我们也爱以害群之马这句话来避免“坏人”牵连无辜的人,那么我们更应该了解逻辑学上个别和一般的不同。即使100人当中的99人无恶不作,那也不能得出第100人十恶不赦的结论。更何况广告中的那个人或那些人,不过是千百万人中的一二。

身正则不怕影斜,只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可以遭人诟病之处,区区一则广告又哪能有“丑化”整个群体的能力?若要说真有什么问题的话,其实是在于我们的社会感性论述有余,理性思考不足。

思考的惰性和特定的意图驱使之下,许多人流于以“标签”来概括一切的人、事、物。所谓的“敏感”课题,有不少就是经由各式的“标签”建构(虚构?)出来的。

当然,上述引起争议的广告就算不敏感,也不代表它就没有问题。不过,那是另一个课题了。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6年5月17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