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September 2005

认真对待历史,不要模糊了焦点

孩子吵架了,就去向父母告状,父母也不管谁是谁非,就把孩子都处罚了。

即使我们不曾经历类似上述的情况,至少也应该看过。做父母的或许是为了要告诫孩子不要吵架,就“公平”地把孩子都“处罚”了。孩子间的争吵原本就难有大是大非可言,做父母的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也无可厚非。然而,若是采用这种思维和态度来面对复杂的社会、国家以至于国际事务,则难免要模糊了问题的焦点。

试想想,原本应该分辨在某件事上谁是谁非,最后却变成质问为何彼此要互相针对。把理性的分析解读成感性的纠纷,一切针对有关问题的探讨,又怎么不会离讨论的中心越来越远呢?

这种模糊了讨论焦点的结果,可以是来自人们思维上的盲点,也可以是有心人存心的搅和。虽然说谣言止于智者,但一来并非人人皆是智者,二来智者判断是非的准确性有赖于他对相关信息的掌握。当许多信息因各种因素被全部或局部掩藏起来,智者又如何分辨事实与谣言呢?

在争论持续、涉及的各方依旧各持己见的时候,我们就会看见有人企图用“公平”的态度说“双方都各有对错”,或是看似“中立”地说“在这件事上没有所谓的对与错”,然后再很“前瞻”地说“不要执著于过去,向前看”。这种观点乍看之下似乎言之成理,殊不知我们当下如何对待过去,会决定我们的未来。这也就是为何我们不可以对历史轻忽的原因。

举个例子来说,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径,一直以来为人们所谴责,尤其是来自二战时受日军涂害的亚洲国家的人民。在谴责日本篡改历史的同时,有人提出“中国(或其他国家)所记载的历史不也是有偏差吗?”提出这样的观点,若是为了提醒大家,不要只是把焦点放在日本,应该认真看待历史的书写,那这样的观点是可取的。

不过,若这样的观点是潜藏着“既然你自己的历史记载有偏差,你凭什么批评他人篡改历史”的含义,甚至是用“既然大家记载的历史都有问题,所以不必计较谁对谁错,关注未来要紧”的思路,模糊了篡改历史这一问题的中心,则这样的思维方式、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不得不加以批判。

谴责日本篡改历史的行径,不是因为我们和日本的历史恩怨,因为恩怨虽然不易化解,却始终可以化解。我们反对篡改历史的行径,因为历史是未来的基础,我们必须忠实地记录历史,不能动摇未来的根基,不能扭曲或抹杀未来的记忆。与此同时,我们更要警惕,一切模糊问题焦点的言行,不管那是有心,还是无意的言行。

谨以此文,在二战结束60周年之际,留下雪泥鸿爪,作为思考的纪录。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5年9月21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