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December 2006

历史的选择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中流砥柱、自由经济的大力提倡人——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1912-2006)于11月16日逝世。作为一代大师,弗里德曼不但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知识财富,他的主张也深深影响了世界。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核心思想是新古典派经济学,强调的是市场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可以克服失业、通货膨胀、不景气等问题。政府对经济应该采取放任的态度,把干预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和主张政府干预市场的凯恩斯主义大相径庭。

传统上,人们认为约翰·凯恩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主张的政府通过积极干预,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来增加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对于带领世界度过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居功甚伟。可是,弗里德曼却认为正是政府不必要和不当的干预造成了大萧条。

这两派的学说孰优孰劣、孰是孰非,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经济理论无不建立在一些假说之上,而这些假说能否确立又受到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政治因素所影响。从世界经济史来看,面对同样或类似的问题时,世界各国的政府可能采取不同的策略,而达致相似的结果。采取同样策略的,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结局。更重要的是,所采取的策略和所达致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何,更存在着如何诠释和理解的问题。

以大萧条为例,到底其成因是凯恩斯认为的市场出现投机风潮导致需求不足,还是弗里德曼认为的政府错误的管制导致市场的恐慌?再以1997至1998年间的东亚金融危机为例,其成因和解决方案也有很大的争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介入是利是弊,至今还有争论。

这又牵涉到了哲学上所谓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有没有哪一套理论或学说是能够完整解释它所要解释的社会现象而又放诸四海皆准的?有没有哪一套方案是可以解决它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又无往而不利的?若有这样的理论、如此的方案,而人类又已经发现它们、有能力落实它们,那是否意味着法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1952-)所说的“历史之终结”的实现?

价值观的分歧是社会无可避免的特征,这就注定了社会个体行为的独特性质。个体行为和其综合的效应在具体的社会里及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很多时候是可以事后解释多于事前预测的。每个人因思想的指导或情绪的影响而选择某种行为,决定做某些事或不做某些事,是自由意志的产物。许许多多不同的选择和行为构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历史网络,通往可预测却不能确定的将来。选择站在怎样的位置、选择走向哪里、选择如何走向目的地,在历史的网络里有无数的可能,因为有太多的选择,还有太多的因素影响选择。

有人说弗里德曼的学说创造了拉丁美洲和前共产世界的经济繁荣景象,弗里德曼谦称希望自己的学说对那有所贡献。不过,他还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可是这并非动力,像我们这种人能做的就是持续公开这些观念,然后静待这些观念为人接受。” 这和儒家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正是遥相呼应。

是的,一种观念的正确与否,看的不是提倡的力度。历史终会对我们的观念做出交代,给后人应有的启示。

原载《南洋商报•时潮版》2006年12月3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