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April 2006

在蕉风吹拂、椰雨灌溉、骄阳曝晒下成长——谈马来西亚的辩论风格

从一个民族或群体所使用的词汇,我们不难猜测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或者更贴切的说,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语言特色。就像爱斯基摩语里形容雪花的词汇、阿拉伯文里描绘骆驼的词汇、还有华语里和烹饪有关的词汇,都是其他语文难以望其项背的。以这样的一个角度探讨马来西亚的华语辩论风格,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近年来,各国或区域辩手之间的交流和观摩机会增加了,辩手和辩论队伍们的参照对象也随之而增加。以往大家在各自地区内都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辩论方式,如今却成为独树一帜的“辩论风格”。当我们把各种“辩论风格”互相比较的时候,就不难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马来西亚辩手的风格趋向于刚强(有人认为是霸道),就像那常年炎热的天气。间种或许会有一雨成秋的变化,但它总体上还是靠猛烈的阳光,让人屈服,又爱又恨。中国大陆辩手的辩风倾向于华丽(有人认为是花俏),就像那变幻的四季:春天的锦绣、夏天的繁盛、秋天的萧瑟、冬天的冷洌,让人眼花缭乱,难以招架。台湾辩手善用淋漓尽致的语言,述说一个简单的道理(有人认为那是单调),就像亚热带气候的两个极端,用理性和感性交织出整个画面。原来辩论和气候,也有着内在的联系!?

马来西亚多元种族和曾受英国殖民的社会背景,让我们有机会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因此,我们的思想体现的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融合(有人认为是混杂)。表现在辩论风格上,马来西亚辩手通常采取一种较为圆融的立论方式。相对而言,中国辩手比较单元(有人认为是精纯)的文化背景,使他们采取直线式的立论方法。两种方法各有长短:圆融型面面俱到却有自相矛盾之虞;直线型单刀直入却有顾此失彼之忧。看来辩论风格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马来西亚的华裔,一般上从小便开始接触并使用各种语言:华语、马来语、英语、还有各籍贯的方言。单看知晓的语言,世界上恐怕还没有多少其他地区的人士能够和马来西亚的华裔相比。可是一旦提到精专的语言,马来西亚的华裔恐怕没能跟多少其他地区的人士相比。这样的情况来到辩论场上,我们发现,马来西亚的辩手在华语表达方面,融入了外语或方言的色彩;在语音方面,有些荒腔走调;组词造句时也不怎么讲究语言的精确与优美(有人认为是活泼)。相对的,中国大陆的辩手不但字正腔圆,遣词用字时还讲求字字珠玑,结构严谨(有人认为是拘谨)。台湾的辩手则凭借着流畅的表达能力,紧抓一点,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让人觉得他们是很有自信的自由发挥(有人认为是散漫)。仔细一想,这和大家各自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态,不是有些类似吗!?

以上是我尝试用“一般化”(generalisation)的方式来比较各地区的辩论风格。其实,“一般化”是很“危险”的做法(包括这句话本身?),因为他很容易忽略了各个对象的内在差异。比如,当我说“马来西亚辩手”的时候,是否意味着我的描述适用于所有的马来西亚辩手呢?因此,以上关于各地辩论风格的比较,只能当作是一种简单的现象归纳,而非绝对的标准。当然,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此的归纳方式,有助于从宏观的角度突显各地区辩手的特色。作为比较和学习的目的,有其一定的功能。尤其是当我们自我检讨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和中国大陆或台湾的辩手相比,我们有什么不足之处?他们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马来西亚的辩手面对的最大障碍在于语言驾驭能力,尤其是在和中台两地的辩手同台竞赛的时候,这一问题更为明显。从最基本的咬字和发音,到词汇的运用和句子的结构,再到使用语言营造动人的气氛或向对手施加压力,马来西亚的辩手们还得多多向中台的辩手们学习。比起我们的长辈,年轻一代的马来西亚华裔在华语发音方面有着明显的改善。然而,在语言的精确和美方面,我们却面对更大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把华语和其他语言参杂着使用。简短的一段谈话中混杂着各种语言的词汇和文法,不但普遍,甚至让人习以为常了。当某个人在发表意见的时候,我们可能无法确认出他正在使用着的主要语言。或许,是猛烈的阳光把我们使用的语言给晒焦了吧!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的正规教育以马来文和英文为主。大部分的学生使用马来文或英文学习历史、地理、科学、数学等科目,在表达相关领域的知识时都是使用英语。华语成了“日常”或“非专业”语言。也就是说我们甚少使用华语做专业或学术性的探讨和表达,可是辩论比赛的要求正好是与此相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辩手们到了场上使用华语时左支右绌的窘态就不难预见了——词汇贫乏是常有的现象,更严重的是用语庸俗(低俗?)。从宏观的角度而言,这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一大挑战。

除了语言,辩论赛的另一支柱是知识。每一道辩题都要求辩手掌握相关课题的特定知识,同时具备作为一名辩手所应有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如逻辑思考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掌握辩题的相关知识通常有赖于辩手们拿到辩题之后的充分准备,这和辩手们对待辩题时否有求知求好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与此同时,辩手们如何收集并分析资料也十分关键。从马来西亚中学以至于大专级的辩论赛,我们不难发现辩手们对待辩题的态度就像应付考试一般,不求甚解,只求过关。最好有人像补习老师那样,告诉他们“重要”的资料,让他们在“吸收”了之后,轻松上场。比较用心的辩手虽然会努力的收集资料,却又因为缺乏分析资料的技能,无法把资料化为精致的“材料”,结果只能带着粗糙的“原料”上场。另一种情况则是因为没有具备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面对深奥的论述时犹如老鼠拉龟——无从下手。

如此的状况可以从马来西亚的社会环境中看出端倪。首先是教育以考试为最终目标,不重视思考。虽然教育部在中小学课程中加入“思考”、“创意”的元素,然而在这个文凭至上的社会,学生们最终还是淹没在考试的汪洋里。所谓的思考和创意,成了点缀品。不少学生还是到了大学之后才接触逻辑这一门课业,有些甚至在大学毕业之后都不晓得有这一门课。对他们而言,“逻辑”(logic)只不过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思考的工具。例如:“你说的话一点都不logic的”——典型的“马”式华语。

其次,在阅读风气低落的马来西亚社会里,教科书或相关的参考书是最多人阅读的书种,娱乐杂志是最畅销的课外读物。平时谈论“美”容或那个明星艺人比较“美”,以为那就是“美”学。一旦面对“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这样的辩题,才发现原来“美”不是那么一回事。

从这又带出了另一点:辩手的人文素养。作为一位华语辩手,除了说流利和标准的华语,对中国文、史、哲各方面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作为一位马来西亚的辩手,对于马来西亚政、经、文、教各个领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总该要有一定的见解。遗憾的是,普遍上马来西亚辩手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了:难道马来西亚的辩手就一无是处了吗?当然不是。在大环境不如中台等地的情况之下,马来西亚的辩手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更多的障碍,才能在辩坛上略有成就。如果想要“登峰造极”,除了付出更多的心血,还得有坚持的毅力和牺牲(当然不是性命,而是时间、学业、家庭等)的勇气。

虽然如此,还是有不少的马来西亚辩手,选择踏上这条荆棘满布的道路。更重要的事,马来西亚辩手还得在缺乏校方、家长、朋友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体谅的情况下“自力更生”,为辩论默默付出。这造就了马来西亚辩手像指天椒般不起眼却辛辣无比的风格。这样的风格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晚期以前的辩手身上,特别明显。(注:笔者错过了80年代之前的辩坛,因此无从比较。)进入21世纪,“传统”的辩手精神面貌正在改变之中——比起他们的前辈,许多的辩手变得计较,变得取巧。在急剧变动的现今社会里,或许我们无从(无需?)阻止这样的改变,然而适当的回顾前辈们走过的路,检视他们遗留下的足迹,是否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道路呢?

走在初春的格拉斯哥和爱丁堡,感受两座如此靠近却如此又不同的城市,赫然发现,“风格”总在不经意间,由一代代人慢慢塑造。其中又有一些深具影响的人物,为这风格涂上不同的亮丽色彩。马来西亚的辩论风格,已经在几代人的努力之下,展现过不同的色彩,可是目前却处于黯淡。期待、期待!期待下一次的复兴。

收录于《九辩风云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