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August 2008

《来时路、往前途》——为全辩11纪念特刊而写

二十年是一个人从婴儿变成儿童,然后经过少年阶段到成为青年的时间。二十年对于全国大专辩论会(全辩)又意味着什么呢?

1988年的第一届赛会,八支参赛队伍来自西马的七所大专学府;如今2008年的第十一届赛会,参赛的队伍不但增加至二十支,来自东马的大专学府也已是第二次参与其盛。二十年,全辩更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国的赛事。

除了扩大规模,全辩也在2003年的第九届赛会上推出新赛制。新赛制意味着全辩的求新求变。因为意识到旧的不足,所以要求新;因为意识到旧的一套已遇到瓶颈,所以要求变。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全辩要延续就必须要推陈出新。二十年,见证了全辩在革新中的发展。

1995年的第五届赛会,全辩首次走出马大校园,在新山、关丹和槟城举行了三场初赛。2003年开始,全辩更把辩论比赛带到购物商场。此外,从电台到电视台转播的赛事,以及如今国内蓬勃发展的辩论赛会,我们不难发觉辩论比赛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活动。二十年,全辩让辩论比赛普及化。

欣喜于全辩二十年来的成长之余,我们也不得不去探讨,大众对全辩的重视程度有没有跟着提高?过去,报章给予全辩不小篇幅的报道,赛后针对比赛和辩题的讨论也相当热烈。如今,报章上关于全辩的新闻,除了比赛的成绩,就是开幕或闭幕嘉宾的致辞。至于参赛队伍对辩题的分析和立论,往往只是轻描淡写。

是辩论比赛普及化而导致大众对辩论比赛的热情减退了吗?是参赛队伍不能提出启发观众的言论吗?还是辩论员不再展示打动人心的智慧火花?这或许是主办当局、参赛队伍、以及观众和媒体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主办当局肯定要致力于赛前的宣传和造势,并且确保比赛得以顺利地举行和圆满地落幕。参赛队伍肯定要在赛前充分地准备以便在赛场上有最优秀的表现。然而,大家似乎忽略了,赛后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辩论员固然可以从备战的过程中获益匪浅,然而场上有限的时间往往不足以深入探讨一个课题。若辩论员能在赛后把对某个课题的分析整理成文章,和更广大的群众分享、讨论,展示辩论员的思考水平,这将有助于扫除人们对辩论员“只要三寸之舌不烂就能辩”的负面印象。

同样的,主办当局若能在赛后针对某些课题继续探讨,或把几场精彩的比赛整理、分析并报道,让辩论比赛产生的智慧为社会带来一些影响,则能让全辩超越纯粹是一场赛会的意义。

辩论比赛越发展下来,它所扮演的角色越局限在爱好者的小圈子中。如何让它再像过去那般受到大众的关注,并且为社会带来更直接的意义,是参与其中者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1 comment:

corson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