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September 2006

风吹过

国内各大学的学生会选举,匆匆上演、匆匆落幕。整个过程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关注的人有多少?关注校园选举的人,又在纷纷扰扰之后,学到了什么、教育了群众什么?

近年来,校园选举出现了“亲校方”和“亲学生”的标签,为对立派系的候选人分门别类。犹记得数年前,校园选举还有一项“候选人不得组成派系”的规定。如今,“亲校方”和“亲学生”这类标签的出现,无疑是间接地否定了有关的规定。

到底校园选举有没有这样的规定?若有,为何不再执行该规定?若无,为何当初执行该规定?如果校园选举是让学生实践民主制度的机会,那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让选举在明确的条例下进行。在混沌中举行的选举,何来实践的价值?

再看看“亲校方”和“亲学生”这两个标签的意义。“亲”的含义是什么?衡量两个阵营“亲”校方还是学生的指标是什么?是政治立场还是“政纲”?若是政治立场,那么“校方”和“学生”分别代表怎样的政治立场?谁能说全校数以万计的学生有着共同的立场,可以让一个阵营来“亲”近?若是“政纲”,两个阵营的主要“政纲”是什么?有什么具体和关键的分别?

说穿了,划分“亲校方”还是“亲学生”两个阵营的依据,在于是否是校方所属意的人选,以及某些候选人的政治倾向。问题是,不是校方所属意的阵营,难道就是学生所属意的吗?把“亲学生”当作“亲校方”的对立面,根本就模糊了双方的分野,而“学生”在这个标签里就没有实质的意义。

另外,校园选举期间也不时传出负面竞选手段的传闻,如匿名信、恐吓电话、造谣手机短讯、诬蔑传单、肢体冲突等。校园选举中出现恶劣的竞选手段让人不齿,可是所谓的“受害者”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回应?上述恶劣的竞选手段都足以构成刑事罪,最好的回应方式不就是响应国家原则的第四条——遵从法治,从执法和司法两方面下手吗?单靠舆论,只会落得一起事件,各自表述的局面。

恶劣的竞选手段之所以难以根除,和学生 (人民) 的素质也不无关系。为什么人们容许候选人只说对方的坏话,而不要求候选人说出并落实他们的承诺呢?

或许,对许多人而言,校园选举只不过是一阵风吹过,风过了无痕。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6年9月23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