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June 2007

回到问题的核心

两周前我才在此栏提到“越俎代庖”,语音方落,那边厢雪兰莪州务大臣就“跨行”建议华小和淡小学生上午先到国小上课,下午才到各自的学校学习本身的语言、文化与信仰。他说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各族学生的团结。

其实,说雪州大臣“越俎代庖”未免有失公允。民主自由的社会里,不但人人皆有发言的权利,发言后其他人也有回应的权利。一个社会若违反这样的条件,就妄称文明。

无论如何,一个社会即使符合了言论自由的条件,却也未必达到文明的水平。发言的权利若不能以言论的内涵来充实,则说得越多,“漏”得越多。“漏”在此特指闽南歇后语所说的:蒸笼盖盖没密——漏气。

雪州大臣的言论一出,关心华教的人士即刻大力回应。有的批评他不是教育专家,不要胡乱建议;有的认为他的建议不可行,因为国小的空间不足,容纳不下额外的华淡小学生;有人担心这样的安排会让学生们太过劳累。

且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回应。首先,雪州大臣固然不是教育专家,但这和他的建议是否符合教育理念是两回事。况且,若只有教育专家才能讨论教育课题,那么回应雪州大臣言论的人士,又是否符合教育专家的资格呢?

其二,国小空间不足,只是技术性的问题。除了原有空置的国小课室,国小也可以增建、扩建。长远而言,要逐步地容纳华淡小学生不只不是问题,或许还正是雪州大臣有关建议的目标。

至于学生身心疲累的考量,虽有其道理,但我们同时不要忘记,实行全日制正是教育部的一项计划。雪州大臣的建议其实是把华小与淡小和宗教学校等同起来。加上政府要让国小成为“首选”的目标,那么一个可能的方案就会是孩子们上午上国小的课,下午上母语/文化/宗教课。针对类似的方案,反对者又要怎样回应呢?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雪州大臣的建议不只是个案。他的建议所折射的,依然是国小应该成为主要教育体系的思维。在这样的思维下,只要以国小为核心,其他源流的教育体系为附属,就是所谓的“团结”了。这样的思维反映在政治领域,就是以巫统为核心的国阵模式。或许更准确地说,是这种核心——附属的政治合作模式,统驭着“团结”的诠释方式。

这种思维只重团结的形式,不管团结的实质。因此,华淡小的存在,就会被诠释成华印裔社会“分离”心态的表现。再加上把华文——共产党——中国联系起来的“历史遗毒”,依然在那个思维模式中代代相传,华校就“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国民团结的绊脚石了。

为了“促进国民团结”,大大小小的政治人物甚至非政治人物,总喜欢把矛头指向华淡小。我们可以争辩华淡小的课程纲要和国小无异,我们也的确需要这么做。因为在历史遗毒的影响下,的确还有人以为华校生学习的是中国大陆学子已经日益看轻的意识形态。在这点上,或许我们需要更多的沟通。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争取诠释“团结”的权利。让我们共同思考:什么是“团结”?我们也要质问,为何母语学校会妨碍国民团结?我们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我们要有根据的解释。否则,若为了一国人民的“团结”就务必要让国小成为首选,那为了全世界的和平,什么语言的学校又会是首选?

原载《南洋商报•时潮版》2007年6月3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