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March 2007

从巨型城市到城市群

天然资源及环境部长拿督斯里阿兹米卡立透露,卫星测量大马的地面温度显示,布城是全国温度最高的地方。其原因是布城种植的多是供美化用途的小灌木和棕榈树,而非可以遮荫的树木。对此,他表示已经吩咐布城当局种植更多的大树来让舒缓问题。

虽然全球暖化是时下的热门课题,阿兹米卡立的这番说话会引来多大的关注却是不甚乐观。更重要的是,他所透露的现象,能否成为国人,尤其是带领国家发展方向的当权者的暮鼓晨钟?

布城的发展计划,由12年前开始。这个以少数人的意志刻意规划出来的城市,一如国内许多的宏图大计,宣布时都有些石破天惊的效果。凭着宏大愿景的描绘,它们给国人憧憬,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至于计划实行下来后,能否把国人这些良好的感觉,化为实际的效益,那是另当别论。

布城的整个发展计划尚未完成,若在此时就要对它的成败盖棺定论似乎太早。然而从乙亥年到丁亥年这么转了一圈,检视12年下来的得失成败未尝不是一件该行之事。何况值此依斯干达发展区起步之际,布城的发展经验也是很有价值的参考。

根据布城的发展计划,这城市有四成的面积是“天然”的。加上公园、湖泊、湿地,这应该是一个树木蓊郁、凉风习习、绿意盎然、湖水泛蓝、现代化得来又不失自然景观的城市才对吧?这样的城市,怎会成为全国最热的地方?为何一个宣称以对环境“友善”的方式而建设起来的城市,却“只栽种供美化用途的小灌木和棕榈树”?若我们不善忘,还可以问一问:那在布城不远处,耗资3340万令吉发展起来的巴耶英达湿地公园,两年前因管理不当而关闭,如今又怎样了?

当年的主事者提出布城的发展计划时,号称要建立一个集中的行政中心。集中的目的是为了便利人民到不同的部门处理事务、是为了便利管理与协调。今天,各个行政部门陆续搬到布城。它们的地理距离或许是拉近了,但是人民因此而更便利了吗?

各部门处理事务的效率提高了吗?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得更好了吗?看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要么依然故我,要么变本加厉,当年的那些理由,如今看来十之八九都不是充分的理由。仔细想想,我们是否朝着落实当年定下的愿景前进?更进一步来说,我们到底为自己定下怎样的愿景?在反思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重蹈覆辙。

比较两个计划,当年布城打着巨型城市(megacity)的旗号,如今依斯干达发展区使用的却是城市群(conurbation)的概念。所谓城市群,指的是同一地域内,规模与职能各不相同,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若干城市和市镇。随着发展,这些原本分离的城镇逐渐连接起来。城镇之间大多隔有绿带,但是相互间交通便利。

单从用词来看,政府的确跟上了城市发展概念的时代步伐。现下的关键是,规划者和执行者是否掌握了实际的概念,并且能够致力落实相关的概念?城市群的区域内除了要有至少一个的核心城市,还应该有数个不同类型的城市,通过运输和信息网络彼此紧密联系,有效地整合自然、社会与经济资源。

从这样的立足点延伸,城市群内的各个城镇、各个领域,都应该是既充满活力、独立又互动的。其中的关键不在于所谓的核心,而是多元联系和互动下产生的一体化效应。这与巨型城市那种从核心向外辐射的论述是不同的。

依斯干达发展区的大蓝图以适合居住(livability)和可持续(sustainability)作为主要的纲领,强调经济成长、环境素质、社会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平衡。这样的纲领能否落实出有活力的城市群,和多元又紧密互动的居民呢?12年后的己亥年,上述环境部长的发言,会否应用在她身上呢?

原载《南洋商报•时潮版》2007年3月11日

2 comments:

有容奶大 said...

有兴趣和我“有容大”做一个有情链接吗?我已经将你的blog放到我的友情链接上了。我的blog是http://yrnaid.blogspot.com/ 谢谢!

添健 said...

欢迎光临。你应该是来自中国的朋友吧?不过在你的博客里,却找不到你的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