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May 2007

为民请命还是越俎代庖?

大学录取新生的时候来临了,报载国阵青年团已经准备就绪,成立一个由各成员党教育局主任组成的委员会,协助学生提出上诉。名单尚未公布,国阵青年团便已经预见会发生问题,准备为学生服务。当作个别事件看待,这种未雨绸缪,乐于助人的精神,的确值得赞赏。再者,学生作为公民,为自己争取权益,也是合情合理又合法。

然而,类似的事件年年上演,上诉的个案有增无减,过去仅是权宜的协助学生上诉的工作,如今却有成为定期操作机制的趋势,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忧心。

上诉的目的,是为“决定”留下修正的余地 ,而需要修正是因为决定有瑕疵。广义而言,决定是执行一定的规则而来的结果。这里所谓的规则,可以是具体的政策、法令、指南,或抽象的思考和推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规则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我们能做的是制定一个能够达致最合理决定、产生最大利益、带来最少错误的规则,并根据这规则来行事。

在这基础之上,若仍然发生错误,上诉就是纠正错误的其中一个步骤。然而,我们不应该把上诉视为为了推翻决定而存在的一环。事实上,上诉所要针对的,是不符规则下做出的决定。也就是说,上诉的重要之处正是为了确保决定是符合规则的。

因此,上诉的根据是指引人们做出决定的规则。例如,对于大学录取学生的上诉,所根据的模式应该是“某学生符合规则下的录取条件,却不被录取”,而不是“虽然某学生不符合规则下的录取条件,但是希望阁下对规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录取某学生”。

这当中有两个需要考量的方面:上诉是否有理和规则是否合理。要证明上诉是否有理,规则和决定都要透明得足以成为上诉的参考。规则的透明是指录取的标准,如入学的计分方式,必须清清楚楚地让公众知道,具体的方式是公开录取指南。决定的透明是指让公众知道录取的学生在怎样的程度上符合了标准,具体的方式是公布学生的入学计分统计。两者之中,又以后者更为重要。一旦知道了学生的入学计分统计,就能知道上诉是否有理。一和被录取者比较,上诉的一方是否符合录取的条件,便是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不断检讨规则的合理性。多年以来,我国大学录取学生的规则有着一国数制的现象。从积极面来看,这意味着多元化的入学途径。不过,从现实面来看,所谓多元化的入学途径却烙上太深的人为痕迹,结果不但无法发挥多元化入学途径的优势,反而形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包括了大学公布新生录取名单后,年复一年的争议,和随之而来的许多上诉。

到底是我们有太多不必要的上诉,还是有太多不得已的上诉?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因为不符资格而不被录取,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上诉吗?还是学生知道自己符合资格却不被录取,只好上诉?其实,不论是类似前者的不必要上诉,还是类似后者的不得已上诉,都是可以减少的——公布录取学生的计分方式和统计可以减少前者;谨慎执行合理的规则可以减少后者。我们根本没有必要一年又一年地做事后修补的工作。

体制内的国阵青年团成立上诉委员会,无异于跳到体制外另辟途径进入体制,好比从吉隆坡取道芙蓉前往布城。更严重的是,如此行之数年而似不知走了冤枉路。其意即便是善,也终将治标不治本。

突然想起去年高教部副部长因为批评华小拨款被“干捞”,被教育部长指责为越俎代庖,最后劳动高教部长代为道歉。如今同是国阵青年团团长的教育部长同意成立上诉委员会,涉入高教部辖下的事务,不知算不算越俎代庖?若是的话,谁来代他道歉?

原载《南洋商报•时潮版》2007年5月20日(题目为《为民请命抑越俎代庖?》)

06 May 2007

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新解说开去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首两句说明求学问和求“道”之间的分别,接着说“道”的最高境界是无欲无求的顺其自然,自然得以至无为却无所不为。如此的境界,概括了治理天下这等大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两句本来是对比的关系,比的是求“学”和求“道”的不同情况。若是把它们理解成因果的关系,则变成了“越学越不长进”的意思。这虽是对经典的曲解,却又如此贴切地刻画了国内的一些乱象。

君不见国内许多党团的领袖,学历和履历一摆开来就有让人先敬三分的气势。前辈们与他们相比,即使不是相形见绌,也要稍逊一筹。这么看来,“为学日益”的说法敢情是可以成立的。

然而,在这批“为学日益”的领袖带领下,迩来国内的两场补选提名日,却是木棍与水瓶齐飞,冲突共暴力一色。其实这两场补选的分量有多重,大家心知肚明。为了两场小小的补选而突显“为道日损”,真要让自诩文明的现代人感到汗颜。

如果暴力是一种参选策略,我们要鄙夷这种策略。如果暴力是“自然”地发自内心进而体现在行动上,我们更要抗拒这种暴戾风气的蔓延。尤其是眼下治安不靖,“文明”的从政者若不能遏止风气的败坏,还要加一把劲助长歪风,期望安居乐业的人民只好唾弃他们。

政治斗争从沙场上下使用武力的征战与厮杀,演变到议会内外的思想与言语交锋,显示的是文明的进步。遗憾的是,除了上述补选期间的暴力事件,议会里外的言语交锋却也不见得文明。所不同者不过是拳头的暴力转换成口头的暴力。

拳头的暴力是有形的,语言的暴力是无形的。不论是哪一种暴力,对个人以至于整个社会的伤害都是深刻的。或许有人为了某种目的而使用暴力或容许暴力,殊不知暴力犹如潘朵拉的盒子,易放难收。没有人能够知道,从盒子释放出来的灾祸,会掉到社会上的那个角落,然后生根发芽。

就说1969年的种族冲突事件,那是国家心口上的伤疤。说它是国殇也好,国耻也罢,热爱这片土地的人民,都不应该忘记它。要记住不是因为仇恨,而是为了警惕和宽容——用警惕之心来爱护这个受过伤的国家,用宽容之心来避免她再受伤害。这是浅显不过的道理。

因此,当有人三不五时地用这个伤疤作为恐吓他人的手段,把国殇当作仇恨的种子对外散播,我们必须对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说“不”。一个和谐与进步的社会是不需要仇恨和恐惧的。

潘朵拉的盒子打开后,我们还有什么?神话故事说盒子里剩下“希望”。我们希望从政者能体会“取天下常以无事”的真谛;我们希望从政者谨言慎行、言行一致……我们可以有无数的希望,但是我们更应该探索如何实现希望。

有许多人抱着“政治人物都是一个样”的看法,认为不论投选谁都不能改变什么。正是这种“不屑”的消极态度,成了滋长“不肖”政治人物的温床。对于“不肖”的政治人物来说,群众的“不屑”是一种纵容,是允许他们继续“为非作歹”的许可证。

当我们在抱怨政治人物的言行时,当我们在哀叹希望永远是希望时,我们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否纵容了这种状况的发生。我们也不妨想一想,难道自己真的不能改变些什么吗?

原载《南洋商报•时潮版》2007年5月6日 (题目为《“为道日损”的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