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与资源共享
把知识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来研究,始于奥地利裔美籍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1902-1983)。他于1962年出版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被视为最早让信息社会的概念普及化的著作。之后,日本人创建了信息社会和信息化这两个词汇,并逐渐取代了“后工业社会”的说法。
在工业社会,经济的三大生产要素是资本、劳动力和物资与能源。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是主轴,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成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知识经济不意味着资本、劳动力和物资与能源已经无用武之地,只不过这些生产要素会经过信息化的过程,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信息与知识的管理无疑是这个过程里的主要工作,而电脑和网络则是主要的工具。
信息和知识管理改变了许多传统的作业方式,也挑战着传统的观念。传统上,经济要素是属于实体的、易于掌控的。信息化之后,经济要素成了虚拟的数据、抽象的知识。网络的普及,更让信息和知识的流通更快、更难以控制。
理论上,信息和知识是越多人共享越能提高其价值。然而,“独享”是传统经济对生产要素掌控的需求,“共享”是信息社会里信息自由流通的理想境界,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对资源的拥有方式有着不同的心态。虽然信息社会不意味着绝对的资源共享,特别是具有战略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但是如果人们依旧以独享的心态来看待共享的呼声,那是忽视了信息社会的特质。
信息技术日益先进和普及,导致了不少人对信息系统的迷思,以为有了信息系统就可以克服一切管理上的难题。这样的迷思造成盲目地开发信息系统,结果是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累赘。引起这一恶果的其中一个原因,正是缺少了资源共享的心态。
例如,同一家公司里的不同部门,为了应付部门内的事务而同时开发人力资源的信息系统。不同系统所要管理的信息或有不同,却总有重叠之处。建立不同系统来管理这些信息不但浪费了开发系统的直接费用,往后系统的维系更是沉重的负担。对员工而言,应付不同系统的需求又何尝不是一种苦差?
从技术层面而言,这是各部门缺乏沟通与协调的结果。可是,信息系统的其中一个优点,不就是为了通过信息流通来促进沟通的吗?如果信息系统的开发反而突显了沟通不良的问题,那不是一种讽刺吗?
为了落实信息社会,许多国家的政府走上了电子化的浪潮。上述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在这股浪潮之中并不少见。就以我国的大马卡来说,它具备了身份证、护照、驾驶执照等功能。不过,在使用的过程之中,涉及的各部门相互脱节的事件时有所闻。此外,各部门之间在开发信息系统的过程之中,似乎也没有显示出完整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概念。
从这些现象之中,我们可以理解多媒体超级走廊提出10年而至今举步维艰、成效不彰的滥觞。这个计划的落实,所缺乏的正是对信息社会里,开放、自由、共享这些基本信念的拥抱。
提出一套完整的框架,让信息自由地流通,成为整合资源的纽带,实现资源共享的好处,不但是让多媒体超级走廊走出困境的良方,也是让国家步上信息社会正轨的推动力。
原载《南洋商报•时潮版》2006年11月5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