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September 2006

批评与教育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小至家庭,大至学校,教育的目的、理论、方法、规划,让人们不曾止歇地争论着。教育既涉及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也关乎为学者理解、应用、成长的问题。此外,社会与文化背景,也和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就文化背景而言,华人传统上认为“教不严,师之惰”。这导致了教师严格对待学生的态度。在西方,自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联系起来之后,一种普遍的认知是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人们提倡的是诸如爱的教育这类观念。

以上两种看待教育的不同角度,往往被简单地对立起来。比如,近些年来深受欢迎的赏识教育,就要求家长或教师,以乐观的心态,发掘孩子的潜能,并且多赞美和表扬他们。

然而,一旦赏识教育矫枉过正,就很容易变成只容许赞美,不接受批评的教条。批评本来就是一种教育的方式,让被批评者了解自己的错误,进而改过。学生犯错时,教师固然可以委婉地劝导,但又何尝不能严肃地批评?一种对此的典型辩解是,批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问题来了,为何批评一定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呢?说穿了,是我们本身对批评抱持了错误的负面态度。我们习惯于把批评和诋毁、羞辱、讽刺、挖苦等行为等同起来。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面对批评面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认定对方怀有恶意。有了这样的心态,即使批评的内容理据充分,被批评者也不会省思自身的问题。

除了批评者的意图,批评者的措辞和语气是另一个被攻击的对象。的确,严厉的措辞和语气会让人不快。可是,只要批评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提醒或指正为目的,以就事论事为态度,我们又何必对措辞和语气耿耿于怀呢?批评的内容和措辞、语气之间的主次之分,是要弄分明的。

在教育中排除了批评,就难以明确地树立是非价值观。不能面对批评,就难以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愿接受批评,就难以推广理性讨论各种社会议题的风气。犯错的人若可以逃离批评,那他又何须担当应该负起的责任?

正面地看待批评,是当下需要进行的社会教育。

原载《南洋商报•言论版》2006年9月6日

No comments: